近日,新橋口腔2025病例大賽決賽在新橋口腔成都總院舉行,來自新橋口腔成都蜀漢院區的黃清川醫生憑借《內傾型深覆合終末期牙列患者全口種植一例》奪得年度金獎,同時,他的另一參賽病例《后牙區即刻種植早……
近日,新橋口腔2025病例大賽決賽在新橋口腔成都總院舉行,來自新橋口腔成都蜀漢院區的黃清川醫生憑借《內傾型深覆合終末期牙列患者全口種植一例》奪得年度金獎,同時,他的另一參賽病例《后牙區即刻種植早期負重一例》獲得??谱吭讲±?。
“一個單顆,一個全口,這兩個病例各有代表性,也是我自己比較滿意的兩個作品。”評委點評時提到,這位全口種植患者不僅缺牙多年,還存在咬合問題,屬于內傾型深覆合,給修復和咬合重建增加了難度。
黃清川從研究生期間就開始參加各類專業比賽,至今已參加十多次。他認為這是年輕醫生提高專業水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。參賽時可以就不同的病例和其他醫生探討,有機會獲得大咖評委們的指導,可以借此結識一些同行,成為志同道合的伙伴。“學生階段,參賽的是整個團隊的病例,工作后,開始有了自己獨立完成的病例,參賽時更有成就感。”
黃清川與大賽評委、新橋口腔業務院長劉姍合影
【小檔案】
黃清川 新橋口腔成都蜀漢院區種植專業組副主任/口腔修復學碩士
參與國家級臨床研究項目/中華醫學會第十八次醫學美容學術大會、首屆牙頜面美學病例評選暨研討會“價值病例”、“優秀病例”、“人氣病例”/第八屆“家鴻杯”研究生病例大賽一等獎/武漢大學士卓曼臨床種植病例獎學金二等獎
擅長前牙種植、微創種植、即刻種植、半口/全口種植,對瓷貼面/全瓷冠修復、嵌體微創牙體修復等各類口腔修復治療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。
【黃清川醫生談獲獎病例】
單顆病例:小而精,五步變三步
我的兩個參賽病例難點都不在外科(種植手術),而在修復。我是修復專業出身,對于修復一向有著自己的高標準和高要求。這個單顆病例除了整個治療周期比常規種植更短,還要達到極大程度上還原天然牙外形的這個目標。
單顆是最常規的種植,不能因為常規就覺得簡單,治療時要追求小而精。從適應證把握到術式選擇,再到修復方式,術后的結果有沒有達到術前預期效果,都需要用心設計,事后復盤。這位患者是一位來自外地的年輕老師,有一顆6號牙需要種植。她只有在暑假兩個月的時間內可以來院,希望能在暑假期間完成治療。
為滿足患者的需求,我為她制訂了一個即拔即種、種植后早期負重的方案,把五個治療步驟縮減為三步。首次來院時,我為她完成了拔牙、種牙和安裝基臺,6周后來院拆線和取模,兩周后完成牙冠修復,也就是戴牙。整個治療周期僅8周,不到兩個月就完成了。
這個病例有一個特點,牙齒還在,但沒有功能。從表面看牙冠是完整的,但“金玉其外”,內部已經空了,牙根也爛穿了,無法咀嚼也失去了修復的條件,沒有保留價值。
6號牙也就是第一磨牙,是最早萌出的恒牙,比較容易齲壞。它雖然不在前牙美學區,不太容易影響容貌,但出于對美學的高要求,我在設計方案時也考慮了是按常規流程先拔牙,再備洞,還是以修復為導向,先按現有的牙冠來確定未來修復體的形狀,再去反推種植體植入的位置。后者對醫生來說難度更高一些,但更有利于復原天然牙的形態。
為保證這個方案的順利實施,我通過查閱文獻去印證方案的可行性,還為她建議了適合的種植體,原來三個月的骨結合時間能縮短為兩個月,種植體功不可沒。
全口病例:咬合重建,磨刀不誤砍柴功
另一個全口種植案例,除了缺牙、骨量等常見問題外,他的咬合還是內傾的深覆合,這是最大的治療難點。也就是說,患者的咬合不正常,如果按常規的思路種植后直接戴臨時牙冠,當他半年后戴上最終牙冠時,整個咬合可能不會理想,到那個階段再去調整咬合,效果可能不太好,人也比較受罪。
我決定做難但正確的事情。種植手術完成后,我讓患者戴上了樹脂義齒重建咬合,讓他通過日常的咀嚼,在原本平整的下牙義齒上慢慢形成新的尖窩對應關系。前后花了半年時間,才達到穩定且可重復的咬合狀態。這時候,再制作第二幅臨時義齒,也就是有解剖牙尖和尖窩交錯關系的臨時牙,讓患者再次適應咬合3個月。最后,我把患者適應并且滿意的咬合關系轉移到他的最終牙冠上,完成了修復治療。
這位患者不到60歲,但由于后牙全部缺失多年,殘留的前牙已松動且上下無法接觸,他基本沒辦法正常咀嚼,人非常消瘦。完成治療后我跟蹤了這個病例一年,從前后對比照片可以看出,能正常吃東西后他的臉上漸漸也有肉了。
“這兩個病例讓我收獲了很多寶貴的經驗,也鼓勵我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繼續堅持以修復為導向,把患者需求放在首位,我相信有付出就會有收獲!”近期,黃清川將要參加一個全國性的種植案例大賽,目前他正在積極準備,希望屆時發揮出最好的狀態,祝他再獲佳績!